隨手拍 巴黎 VISA金融卡 raindog 同人展 

媒體關係管理
一、媒體溝通與關係管理
身為公關人員該如何與媒體溝通、培養媒體關係呢?除了廣泛建立個人關係外,還要與資深記者建立個人關係,以作為主要聯絡對象,如此可以有效運用主要聯絡對象,建立記者聯絡網;平常還可安排非正式的聚會,以保持聯繫,或經常告知企業最新發展及相關訊息;如果有特別活動,確保邀請出席並發新聞稿,新聞稿要敘述活動的重要性,並事先提供背景資料,以供記者參考。
與媒體互動靈活運用重點訊息十分重要,記者有權了解他們認為是有新聞價值的東西,我們也有權利只傳達我們想傳達的訊息。這些重點訊息的運用需要必要的練習與表達技巧。
記者往往先得出結論,因此新聞報導幾乎使用頭條導言,然後告訴讀者他是如何得出此結論,是倒金字塔的思考模式,新聞內容包含:主要引語/大字標題、事實/數字、奇聞軼事、第三方確認、解釋導語。而我們在撰寫新聞稿時,也可以建立自己的金字塔:聲明重點(頭條)、支援論證(具體事實與數字),提供更為詳細的例子、軼事、類比、第三方印證意見等。二、提高見報率之二十大訣竅至於要如何大幅提昇見報率,掌櫃以個人公關從業經驗歸納二十項拙見如下:1.掌握新聞焦點:敏銳的公關文案撰寫人員,必須隨時掌握最新的新聞焦點,並且搭上新聞熱潮、時效性的便車。2.擴大影響層面:新聞的要素之一就是影響性,能夠影響愈多人的新聞,新聞性就愈高,見報的可能性就愈大。3.掛勾知名人物:與知名人物掛勾,或是請名人代言,都可以爭取版面露出。4.全力自抬身價:獨特性與稀有性都是新聞要素,賦予自己產品「最高級」的形象,或是善用「台灣No.1、最大」,均有助於提高見報率。5.發掘獨家特色:多數產品並非領導品牌,因此必須透過市場區隔,發掘出自己獨有的特色,慣用語是「某某族」的最愛,例如:LEXUS在市場上自稱是「電子新貴的最愛」,即是一個顯著的例子。6.善用節日慶典:端午、中秋、情人節與農曆春節等節慶,媒體對相關文稿的需求量會增加,同時往往會製作專刊,可將本身產品與節慶結合。7.配合熱季效應:考季、旅遊旺季、開學、求職潮,媒體對相關新聞的需求也會增加,配合本身產品特性與熱季效應,將有效提升見報率。8.跟隨流行趨勢:節慶與熱季都只是短期波動,跟隨大趨勢才能掌握社會長期的脈動,例如:週休二日來臨,宣告全民旅遊時代登場。9.立場公正客觀:必須從讀者與記者的角度撰寫文稿,尋求平衡點。媒體排斥過度商業化的訊息,立場公正客觀的文稿被採用的可能性較高。10.訴諸專業例證:專業人員或成功的例證,可發展出具故事性與可讀性的文稿,是媒體喜愛的題材。11.媒體關係維繫:與記者必須在專業的前提上,建立不卑不亢的互信基礎。12.撰寫完美文稿:依據文稿的重要性,撰寫符合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稿。13.背景資料齊全:公關新聞稿需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,包含整體市場狀況、相關報告或研究摘要,甚至競爭對手的資料,使記者容易了解。14.清楚的表格化:表格符合媒體編輯的新趨勢,容易讓記者引用。15.搭配新聞照片:媒體近年來高度重視圖片的運用,將產品崁入優質圖片比較容易爭取版面。16.養成定期發稿:長期、穩定的發稿,隨時提供記者最新訊息,可以建立可靠消息來源的形象,同時強化與記者的關係和聯繫。17.規劃系列專欄:單篇文稿影響有限,系列報導威力無窮;而高層媒體關係與專題企劃能力,為系列報導不可或缺的兩大元素。18.依據版面打造:同樣的新聞可以依據不同的版面特性而切割,愈符合該版面特性,被採用的可能性就愈高。19.迎合媒體特性:針對媒體特性發展文稿,量身打造,被採用的機會也較高。20.積極後續追蹤
:事前聯絡,事後追蹤為公關人員基本功, follow up的動作很重要,也必須講求技巧,發稿後務必留下連絡方式,隨時待命回答記者問題。

 

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鄭宇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